文章目录得了手足口病有免疫吗1、得了手足口病有免疫吗 手足口病如果这个病毒型的话,对患过那个病毒型是有相应的免疫力的,但是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所以手足口病是可以反复得的,有的孩子会多次手足口病,比如就是EV71,这个得了以后是有免疫的,对本型的有免疫力,但是对其他类型的没有免疫力,所以可以多次得手足口病。 2、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3、手足口病疫苗有没有必要打 目前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对象是6个月-3岁的孩子。另外,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肠道病毒71型等多达20多种。而目前生产的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疫苗实际上应该被称为肠道病毒71型疫苗。也就是说,打了疫苗不代表幼童不会患手足口病。不过导致我国儿童患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就是肠道病毒71型,重症病例中82%、死亡病例中约93%都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所以,市面上的手足口病疫苗对我国的儿童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此外,肠道病毒71型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疾病。因此,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不仅可预防绝大部分手足口病的发病及其导致的死亡,还可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导致的其他疾病。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因为此病病程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等。而口腔溃疡往往会误诊为单纯性的口腔炎。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就地隔离避免接触。发现有手足口病征象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直到病愈后才可回校,以免传染其他儿童。 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布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孩子随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饮料。 养成卫生习惯。教育宝宝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彻底洗手的习惯。 强化环境卫生。对幼托机构的环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须严格消毒,最好通过卫生防疫部门来指导处理。 家庭如何护理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高温(大于50摄氏度)、紫外线、含氯的消毒液都可以消毒,含氯的消毒液可以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3岁以下的小孩喜欢吮吸手指,手是很重要的传播“工具”,因此专家提醒,儿童玩具最好用3%的漂白粉浸泡消毒。帮小孩常洗手,尽量不要吮吸手指。 专家提醒: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
得了手足口病有免疫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