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网导读:茯苓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茯苓是健脾化湿的中药,还是有一定的宁心安神的作用,脾胃不好的人可以用茯苓来调理。那么茯苓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茯苓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医生说,茯苓不管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效果都是一样的,都能起到健脾化湿,宁心安神的作用。那么,茯苓怎么吃好?小编为您介绍茯苓的养生食谱。 1.茯苓栗子粥 原料: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 做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功效: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 原料: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 做法: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 功效: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山药茯苓粥 原料:山药50克,薏米100克,茯苓15克。 做法:将所有原料熬成粥,每日上午服用为最好。 功效:健脾祛湿。 4.茯苓陈皮姜汁茶 原料:茯苓25克,陈皮5克。 做法: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功效:健脾和胃,可治妊娠呕吐。 以上的茯苓的食疗功效,茯苓在药用方面也有很多用处,与不同药物配伍,它就有不同的“角色”。 茯苓用药配伍: 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属于脾 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 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苓虽然很温和,但也不是和什么食物都能和谐相处、什么人都能吃。 食用茯苓时需注意: 1.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2.《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3.《药性论》:“忌米醋。” 4.《医学启源》:“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 5.《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6.《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
茯苓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