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习俗

养生之道网导读:与清明节一样是祭祀的节日——寒食节,那么寒食节的习俗有哪些呢?在寒食节当天会有用哪些习俗来祭祀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寒食节的习俗吧。

寒食在民间流传中,又被称之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一般是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而有此节日。最开始寒食节的习俗是单纯的禁烟火只食冷饮而已,到了后来不断的变化,而增加了一些元素,例如: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拜扫祭祖: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蛇盘兔、枣饼、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

①、青精饭

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②、寒食粥

寒食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③、蛇盘兔

一种面点,它是山西流传2500年历史的清明寒食必备美食。蛇盘兔用面粉捏成“蛇”和“兔子”的形状,“蛇”代表介子推的母亲,“兔子”代表介子推自己,“蛇”和“兔”缠绕在一起,用来表达孝道之心。

寒食节文化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

标签: 寒食节 习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gengduo/83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