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药行业也开始跃跃欲试。其中,不少药商都对地域幅员辽阔、人口基数相对较多的俄罗斯“垂涎欲滴”。 据了解,俄罗斯目前仅有几百家企业生产药品,每年医药市场的销售额约70%来自进口药,只有30%来自国产药。而在俄远东地区,进口药更占据80%的市场份额。 除了俄罗斯本国药品产能无法满足其国民需求之外,一些生产企业还面临生产能力低、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反观中国却拥有品类丰富的药用资源、众多的知名药企和迅猛发展的医药工业。因此目前有不少中国药企都开始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打入俄罗斯市场。 然而,因为在原料来源、药效机理、靶向原理等方面长期缺乏循证依据,中国中药此前“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目前,中国尚未有一例治疗性药品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英国也已从今年开始在境内全面禁售中药。世界卫生组织有报告称,“中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全球的3%到5%,不及近邻韩国和日本”。 面对困难和困境,中国中药企业并未屈服,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把企业做大做强,许多中药企业走上内部兼并重组之路。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国内药企间共发生并购150起以上,交易金额350亿元以上,而在2012年,虽然并购次数达到230起,但交易金额仅为***亿元,单起并购规模还远不及当下。 除去通过兼并重组改善企业产品结构之外,对市场销售额高、临床价值大、市场价值高的中药大品种实现“二次开发”也成为引领中药行业发展创新的另一个重要策略。 |
中药品种“二次开发” 引领中药行业发展创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