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集采传闻再起,长春高新股价又又又闪崩了

生长激素集采传闻再起,长春高新股价又又又闪崩了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悬在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或又在一省落下。

6月7日,长春高新股价午后闪崩跌停,收盘价141.71元/股,相较最高点已跌去超七成,当下市值573.4亿元。

据《证券时报》消息,日前,一份名为《关于报送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四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的文件截图在网上流传,落款时间为2023年5月31日,附件清单中包括人生长激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可能是导致今天长春高新股价波动的原因。对此,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办公室确认在内网发布过该文件,但截至目前尚未对外公布,该名单上确实包含重组人生长激素。

此外,长春高新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关于集采暂时没有更新消息,从以往情况来看,集采对公司业绩影响“中性偏好”,基本能实现以价换量的目标,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还因有传言称生长激素被纳入浙江省第三批集采品种目录,长春高新股价大跌,市值一月之内蒸发250亿元,令投资者受到损失,因而有了后来的“股市谣言第一案”。

在旺盛的增高需求下,国内生长激素市场增长迅速。其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由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安科生物占据,呈“双龙头”格局。其中,以剂型来看,前者在水针和长效水针上占据市场优势;后者则在粉针上占优。

握有生长激素的金赛药业是长春高新不折不扣的现金奶牛。2020年至2022年,金赛药业的营收从58.03亿元增至102.17亿元,净利润从27.60亿元增至42.17亿元。与之相伴的是公司股价在2021年5月达到520元/股的历史高点,市值一度超过2000万元。因而长春高新也有A股医药领域“小茅台”之称。

不过,长春高新也没有摆脱单品独大、生长激素“滥用”等质疑。此外,集采风声也始终干扰着市场情绪。早在2021年9月,生长激素就位列广东省发布的《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153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之中。

这一集采结果在2022年初尘埃落定。长春高新选择放弃“水针”,仅以“粉针”进入集采。对此,长春高新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最终选择生长激素粉剂进行降价并中标,既响应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及医保控费的号召,同时确保了公司产品在相关省份的渠道覆盖。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粉针不是长春高新的主力剂型,公立机构也不是生长激素类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2022年8月,长春高新曾表示,结合现有情况来看,广东联盟集采未对公司生长激素产品销售产生负面影响。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2年,公司生长激素产品整体收入增长25%以上。其中,粉针占比10%左右,水针占比66%左右;长效水针占比由21年的18%提升到23%左右,增长60%左右。

不过,长春高新也在2022年年报中坦言,区域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零散推出,涉及的产品及价格原则尚缺乏统一性和可预见性,给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程度不确定性。目前,除了广东联盟和本次涉及的浙江省,将生长激素纳入省际集采的还有福建、河北等省份。

标签: 生长激素 长春 高新 再起 股价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jibingzixun/104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