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礼终于抛掉了“鸡肋”
大药企的一粒灰,砸在小公司头上就是一座山
作者:西北哽
2011年5月,一则标称来自于“CHN强国网”的消息,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特大号外:美国公司宣布人类已经攻克癌症》
(网传“攻克癌症”的报道)
这则消息假得已经不能再假了。但因为涉及到“攻克癌症”这样的爆炸性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一日千里、中国望尘莫及”之类的话题,能够挑动国人神经。因此新华社专门做了一番调查,探究传言来源。
调查结果,这是一则来自2010年的旧闻,出自一个美国科普杂志,介绍了一种当时很前沿的新技术:RNAi机制。据说这种技术可以阻断肿瘤蛋白质的生长,有望用于治疗所有癌症。沿着这个思路,一家名叫“阿尔尼拉姆”的公司开发出了一款药物治疗晚期肝癌的药物:
▌ALN-VSP
其实,英文版文章介绍的这些内容都对,只不过中文翻译过来后的“攻克癌症”就有点夸张了。RNAi只能说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并不能说就能治愈癌症。
但还别说,这故事真的有人信。
2012年7月12日,阿尔尼拉姆公司宣布:和一家中国企业签订协议,把ALN-VSP在含港澳台的中国地区的所有权力独家授权给了这家企业。当然这是要收钱的,具体收多少钱没讲。
买下这款药的中国企业当时候叫“世方药业”,后来管理团队出走建立了歌礼制药。ALN-VSP到了歌礼手里后有了一个新的编号:ASC06。就是6月14日歌礼宣布终止研发的那款。
表面上看,好像是阿尔尼拉姆公司给歌礼挖了个坑:
ALN-VSP这款药最早是在2009年研发成功的,上述科普文章是2010年发表的,药是2012年卖给歌礼的……
但其实,歌礼很明显知道这款药物并不成功。
阿尔尼拉姆公司是RNAi技术领域的翘楚这点不假,目前全球上市5款siRNA药物全部出自这家公司。从公司这10年市值和股价的增长就能知道这家公司不玩虚的。
只不过,ALN-VSP是这家公司开发的第一款RNAi药物,带有一些实验性质。在临床试验登记网站上,这款药物在2012年完成I期临床后,便再没有进入II期的进展。
▌很可能当时就失败了
在歌礼上市之前,上述“攻克癌症”的文章先后被中国自媒体在2010、2011、2015三次拿出来炒作。歌礼甚至还在2015年6月专门出来声明称:“攻克癌症”的说法是扯淡的,自己和阿尔尼拉姆公司都没讲过这话。显然歌礼知道这些炒作,而且断然否认其神奇疗效。
如果当时能有拿得出手的临床试验,就不会提醒读者谨防诈骗了。
但在2018年歌礼登陆港交所的时候,依然把ASC06作为管线中的“核心产品”之一。
顺便提一下,IPO时歌礼四款核心产品中的另一款,就是这次同时终止研发的ASC09。
歌礼制药是港股18A制度下首家上市药企, ASC06其实只在歌礼招股说明书和2019年年报中提过两次。2020年开始,歌礼实际已经放弃了这款药。表明ASC06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
▌就是为了出现在招股说明书上
作为首家18A企业,歌礼凭着从罗氏手里拿来的戈诺卫似乎说服力不够。毕竟罗氏当时可能是看到了吉利德的“吉三代”惊为天人,自认为无力挑战才把戈诺卫转让给歌礼的。歌礼引进的另一款丙肝药拉维达韦,也完全没有重磅品种的迹象。
歌礼IPO之时,“吉三代”已经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横算竖算,歌礼这两款丙肝药也没啥胜算,因此歌礼必须拿出一些不一样的药来。治疗肝癌的ASC06和治疗艾滋病的ASC09就这样放到了歌礼的“核心品种”里面。
就像三国时候的“死诸葛吓退活司马”。
上市的时候,歌礼制药融资31亿港元,总市值达到156亿港元。如今歌礼总市值只剩下20亿港元,还不及当时的融资额。首家18A的风光一扫而空。
去年9月,罗氏宣布收回乙肝药物派罗欣的代理权。倒不是因为歌礼卖得不好,是罗氏觉得时代变了,乙肝治疗药物出了好多新药,老药派罗欣没必要再卖了。但实际上,2022年歌礼来自推广派罗欣的收入达4044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4.8%。
大药企掸去了身上的浮尘,掉下的一粒灰,砸在小公司头上就成了一座山。
如今,歌礼放下了曾经的“核心品种”,还掉了代理的收入主力,账上还留了25亿现金,能不能翻身,就要看吴总的了。
必须要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