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脊柱外科应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为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成功实行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已下地自由活动。
日前,年仅三十三岁的尹先生(化名)十年腰部顽疾再次发作,并出现加重,腰痛伴放射性右下肢痛让其苦不堪言,影响夜间入眠,严重时难以抬腿迈步。尹先生辗转多地保守治疗,均未能够很好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尹先生通过朋友得知中山七院脊柱外科常规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腰腿痛,效果很不错,遂来到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启基门诊处就诊。经检查显示,尹先生腰4/5椎间盘向右侧突出,压迫硬膜囊及腰5神经根。结合其病史、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李启基判断尹先生腰腿痛为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入院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经过对尹先生进行一系列认真评估及精心准备,骨科副主任魏富鑫及其团队认为,尹先生病情适合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简称UBE)进行微创治疗。UBE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它是借助通道以水为介质建立微创工作通道,解除神经压迫;对椎旁肌肉损伤较小,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脊柱稳定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为常年受到脊柱疾患困扰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种技术对脊柱结构的损伤较小,只有两个长约1厘米的手术切口,术中视野清晰、直观,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合绝大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手术过程中,在魏富鑫的指导下,李启基与吴华川医师等应用UBE技术为尹先生成功实施L4/5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术后,尹先生觉得腰痛、右下肢疼痛不适感立刻缓解,第2天即下床活动了。
手术切口小 。
魏富鑫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中很多见,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这些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在需要“久坐”“伏案”工作的白领人群中越来越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表现包括:腰痛,坐骨神经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至足部的放射痛),下肢麻木,甚至影响大小便功能。一旦出现如上症状,一定要早期就诊,结合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原标题《手术切口仅1厘米,微创手术帮33岁的他解决10年腰椎间盘突出顽疾》)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吴华川 李启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