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应小心“阴暑”

转眼,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立秋将至。朋友说这两天感冒了,头痛、发热、关节酸痛......俺说他中暑了,朋友不信:天凉了还中暑?

是的,天凉也中暑。

大家都知道,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后天气虽然有所凉爽,但暑气仍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所以仍要小心中暑。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

“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阳暑”是在夏日的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而“阴暑”则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

为什么立秋了还会中署呢?那是因为初秋仍有夏的高温,立秋后的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

什么情况下容易引起“阴暑”呢?

1.夜宿在阳台、地上铺凉席打地铺;

2.在睡眠时被电扇直接吹;

3.在树荫下、水亭、海边及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

4.运动、劳作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

5.进食大量冷饮。

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有以上行为,都可能导致

标签: 秋后 小心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jieqiyangsheng/89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