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孕妇有梅毒怎么办1、孕妇患梅毒怎么治疗1.1、一般原则 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原则为及早和规范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治疗孕妇梅毒,另一方面预防或减少婴儿患先天性梅毒。在妊娠早期治疗有可能避免胎儿感染;在妊娠中晚期治疗可能使受感染胎儿在分娩前治愈。 1.2、治疗方案 妊娠合并梅毒不同病期的治疗与非妊娠期梅毒治疗相似。 一期梅毒、二期梅毒、病程不到1年的潜伏梅毒: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2周。或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1次/d,10~14d。 病程超过1年或病程不清楚的潜伏梅毒、梅毒瘤树胶肿及心血管梅毒: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共720万U)。或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1次/d,10~14d。 2、孕妇有梅毒如何确诊2.1、暗视野检查梅毒 为最常应用的梅毒检查方法,其原理为在装有暗视野集光器的显微镜下,视野中无直接光线,光只能从四周透入,当接物镜下无物体存在时,视野始终保持黑色,当有物体时,则从四周透人的光线射到物体上,物体将光线折射在目镜方向而发生光亮,从而观察到螺旋体的形态及运动特征。 2.2、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查梅毒 为诊断梅毒必需的检查方法,对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学的诊断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可产生两种抗体。非螺旋体抗原血清反应为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反应,不是梅毒的特异性反应,但大多数梅毒患者可发生此种阳性反应,方法简便;敏感性高,故可作为常规试验及筛选试验。此外可作定量试验,用于疗效观察。复发或再感染的判断。 2.3、直接荧光抗体检查梅毒 取患者皮损疮面血清,干燥后加兔抗人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其原理为疮面血清中梅毒螺旋体与兔抗人梅毒螺旋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梅毒螺旋体呈亮绿色荧光,其它种类螺旋体不发光,此法特异性高,也可用于口腔梅毒损害的检查,但缺点为敏感性差。涂片染色检查法:可用镀银染色法,螺旋体染成棕黑色,背景为黄色。 3、孕妇有梅毒要注意什么3.1、治疗时禁止房事 这是梅毒的护理措施重要一项,早期梅毒患者必须禁止房事,两年以上患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关系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如果患者未婚,要待梅毒治愈后方可结婚。 3.2、防止感染他人 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的梅毒传染性逐渐变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患者的内裤、毛巾要及时的单独清洗,用沸水消毒,不与他人同盆。 孕妇有梅毒有什么危害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 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1%。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滴度≥1∶16]和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d内分娩)。 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 孕妇如何预防梅毒1、进行孕前检查。显性梅毒通过病史、体征即可诊断;潜伏期梅毒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方能确诊。而潜伏期梅毒是导致妊娠梅毒发生的主要原因。 2、在妊娠3个月内进行筛查和驱梅治疗。如孕妇被确诊感染了梅毒,最好是选择流产;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驱梅治疗。因为在妊娠16周前,胎儿的营养是由绒毛膜供给的,绒毛膜由两层细胞组成,梅毒螺旋体不易穿过。 3、检查结果可疑阳性时,应定期随诊复查和进行治疗。如果呈阳性反应,但滴度较低,则需排除假阳性情况(如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病毒感染、非梅毒螺旋体感染)。在妊娠晚期,也有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假阳性反应的情况出现。在找不到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时,孕妇应进行驱梅治疗。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被发现梅毒时,应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判断胎儿是否受到感染。 |
孕妇有梅毒怎么办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