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教授:推进新辅助治疗,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2021年10月15日-17日,2021全国肿瘤学术大会于湖北武汉圆满落幕!本次大会旨在聚焦肿瘤的前沿进展,综合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述,开展横向学科跟尖端方向探索,大力推进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肿瘤卫生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浪健康·爱问医生作为支持媒体,特邀权威专家分享行业观点,带来多维、立体、全新的视角与理念。汇名医聚大家,共话行业热点!直击采访现场,邀您观看以下视频:

采访专家

吴一龙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优势与挑战

晚期肺癌患者以全身治疗为主,迄今为止有三大手段:

一、传统化疗。自上世纪4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现芥子气之后,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一直延续至今;

二、近20年逐渐发展的靶向治疗。其特点必须有靶点,并依据靶点选择对应有效病人,不同于化疗的广泛适用性;

三、近10年发展起来的免疫治疗。不同于靶向治疗和化疗,免疫治疗通过调动身体免疫力攻击癌细胞。从生物学定义来看,它也是一个广谱、适合较多人群的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人群,未发现靶点的病人尝试靶向治疗是非常不可取的治疗手段。免疫治疗需调动身体免疫能力,其前提是病人的免疫能力能够被调动起来,而驱动基因突变病人则很难被调动。这是因为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体内免疫细胞数量相对较少,免疫原性降低,所以免疫治疗对于靶点突变病人也是不合适的。临床可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治疗方式,比如某个阶段以免疫治疗为主,另一个阶段以靶向治疗为主,如治疗失败则尝试传统的化学治疗。

早期新辅助治疗成果喜人

早期新辅助治疗最令人期待的价值已经实现,今年10月16日美国FDA正式批准一款PD-L1抑制剂作为术后二三期和有PD-L1表达病人的辅助治疗手段。吴一龙教授指出,在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后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这样才能在临床使用。因为临床试验单从科学角度进行衡量,而监管部分兼顾科学、社会和经济多方面,二者侧重点不同。这次批准代表了免疫治疗首次实现应用于肺癌早期术后辅助治疗。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也进一步证实新辅助治疗能帮助患者延长寿命。

标签: 生存率 肺癌 患者 辅助 教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xinwendongtai/96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