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跃银教授:期待CAR-T疗法得到进一步临床验证

2021年10月15日-17日,2021全国肿瘤学术大会于湖北武汉圆满落幕!新浪健康·爱问医生于大会期间特别开设《大会医声》栏目,邀请出席本次会议的知名专家做客采访间,就肿瘤领域前沿进展、相关研究进行评述解读,分享临床实践经验。

汇名医聚大家,共话行业热点。直击现场,邀您观看:

采访专家

潘跃银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我国CAR-T疗法应用现状

CAR-T并不是全新技术,它进入全球临床研究视野已有10余年。之前业内有一个比较著名的病例:美国有一名血液病患儿在接受了CAR-T治疗后昏迷约一星期左右苏醒,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控制良好,且直到目前生存质量仍然乐观。

CAR-T的技术本质就是让患者的T细胞装上一个有识别能力且敏感的探头,并寻找到有特殊标志的肿瘤细胞进行攻击,从而使肿瘤退缩,而这也是基因工程的产物。目前国内的CAR-T已经进入到特别热门的阶段,并呈现竞争激烈的趋势,国内进行抗体研究的公司有几十家之多,但是它们围绕的靶点不同,有一部分是针对血液病,有一部分针对实体瘤。不过就实体瘤而言,CAR-T技术进入临床应用较少,以研究阶段居多。

潘跃银教授所在科室也正在进行一项CAR-T治疗—带有GCC特殊肿瘤蛋白治疗一类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其中一名病人的疗效还是比较令人鼓舞的,但整体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潘跃银教授期望未来随着病例数的扩大,能进一步确证CAR-T的疗效。

CAR-T产品选择须知

潘跃银教授指出,在CAR-T产品选择上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现在国内很多研发企业对CAR-T关注度比较高,有几十个产品可能进入临床研究,但临床研究与治疗应用有很大差别,比如针对实体瘤,目前应用CAR-T治疗的证据不足;

二、广大患者在进行CAR-T选择时,要特别关注它是治疗性应用还是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不收取费用且相关医师要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广大患者的权益。

标签: 疗法 临床 验证 教授 进一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xinwendongtai/96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