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华肺癌大会于2021年10月9至10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旨在加强肺部肿瘤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全国从事肺部肿瘤领域医师的临床诊治水平与科研能力,同时为肿瘤科医师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新浪健康·爱问医生作为参会媒体,特邀6位权威专家分享大会精彩亮点,聚焦肺癌诊疗痛难点,展望学科发展新契机!直击采访现场,邀您观看以下视频:
采访专家
魏均民社长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深耕医生继续教育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是传统继续教育载体,其主要功能是记载临床上的学术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高质量的学术内容来进行。近年来,随着平台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有成果、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在期刊上发表。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推动肺癌领域医生继续教育方面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尝试,主要包括:学术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网络远程教育及线下学术活动等三个方面。
网络远程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技术应用,目前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正在建设远程继续教育平台,已上线数千个相关课件,临床医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继续教育积分,而且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时间段。线下学术活动是继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如本次中华肺癌大会就是这类活动的代表。线下学术活动会邀请全国专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进行交流,有利于普通医生学习和专业提高。
打造数字化平台
魏均民社长指出,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医学领域的指南类文件有超过70%都是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牵头制定的,参与者包括各个专科分社以及相关领域众多专家。这些指南对提高我国临床规范化诊疗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的发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探索深耕数字化方向,在以往纸质指南基础上,形成电子化指南,通过多平台进行发布传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下载学习,传播速度较以往更快捷,学习更方便。特别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活动不能如期进行,数字化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普及肺癌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是由上海市胸科医院
呼吸内科韩宝惠教授牵头,国内一大批相关专家共同制定的最新版指南,指南内容对最新学术进展进行了充分完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推广该指南方面进行全面尝试,主要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
线上方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将指南发布在多本杂志并同步网站、公众号等进行全方位推广。线上推广不仅方便快捷,其覆盖面也相对较大,对于不方便参加线下会议的医生而言也能第一时间下载指南进行学习,及时掌握规范化诊疗方案。对于指南的主要内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会进行课程化制作,临床医生在网站上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
线下方面,针对指南,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准备进行每年6个场次以上的线下巡讲,虽然覆盖面没有线上广阔,但是参与的专家都是指南制定的制定者,对指南的讲解也更为透彻,通过专家讲解,与会医生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指南相关内容,甚至还能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
助推学科发展
魏均民社长认为,医学学术媒体在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中可以起到平台作用,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临床医生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交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会利用这个平台将临床医生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及时分享,并通过平台专家制定各类疾病的诊疗指南,对疾病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平台继续教育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医务人员通过网络随时可以查看需要的内容,学术文章的投稿工作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开展。
总的来看,平台通过数字化建设,目前已经集成了前期的内容采编、生产以及后期的传播、交流等多种功能,只要有相关需求,临床一线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平台达到学习和学术交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