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给宝宝过度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会缺钙吗

养生之道网导读:如何防止给宝宝过度喂养?宝宝是家人的宝贝,是家人想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上的对象,因而对于宝宝的喂养存在一些过度的现象。那么,如何防止给宝宝过度喂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如何防止给宝宝过度喂养

过量喂养常常是发生在两三个月大的食欲极好的孩子身上。

只要孩子想吃,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去满足他,似乎少吃一口也“委屈”了孩子。这些妈妈的脑子里缺少点营养学知识,好心办了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1)较长时间过量喂牛奶必然造成孩子肝、肾不堪重负,最终导致厌食牛奶。

(2)过量喂养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肥胖,产生脂肪的堆积,其结果是心、肝、肾同时受累。而今对“儿童期肥胖对成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的影响”课题的深入研究表明,婴儿期的肥胖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肥胖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

母亲应该掌握婴儿一天的牛奶的需要量。一般在900~1000ml足已。每日喂5~6次奶,食量小的每次喂140ml左右,食量大的每次喂180ml左右,再多一次也不应超过200ml。如果孩子仍然想吃,可适当喂些糖水或果汁,但无论如何不可以无节制地喂奶。

有些喂母乳的孩子也很能吃,也长得挺胖。这种孩子由于母乳比牛奶易于消化,不像喂牛奶那样加重肝、肾负担而预后要好一些。但即便是这样也不可以无节制地喂母乳,3个月的孩子每日喂5次左右,一次吃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仍像在月子里那样“按需喂养”,孩子一哭不加分析就喂奶,必然喂出一个肥胖儿来。

肥胖对人一生的影响是一样的,并不分你是母乳喂胖的还是牛奶喂胖的。

为避免肥胖,不造成过度喂养,3个月的婴儿还不该添加泥糊状食物——米粉、蛋黄、粥等食物。这是因为一方面婴儿消化系统还不能消化这些食物,在缺乏淀粉酶时,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可能在肠道发酵产酸,刺激肠道而造成腹泻;另一方面就算是孩子消化道能接受这类食物,过多能量的摄入最终会导致肥胖,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母乳喂养的宝宝会缺钙吗?

专家介绍,母乳喂养的宝宝会不会缺钙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宝宝是否缺钙首先取决于母乳喂养的妈妈是不是缺钙。如果妈妈缺钙,宝宝也容易缺钙。有的妈妈虽然不缺钙,但是如果宝宝生长发育速度过快也容易出现缺钙问题。因此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一样,纯母乳喂养并不一定能为宝宝不缺钙保驾护航。

对于还在母乳期,特别是纯母乳喂养时期的宝宝来说,一旦出现入睡后头部出汗,并不断磨擦枕头,后脑勺出现枕秃圈;或者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也不如以往活泼;还经常在夜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1岁以后还没长牙,并且前囱门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甚至前额高突,甚至呈方形颅,那可能说明宝宝缺钙了。

因此,哺乳期的妈妈也应坚持补钙,否则不仅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专家建议:半岁以内的宝宝纯母乳喂养,妈妈补钙提供高钙乳汁,宝宝无缺钙症状可以不用补钙,但如果出现缺钙症状则需要补钙。半岁以后的宝宝,随着母乳减少、宝宝的钙需求量逐渐增多,应按照钙参考摄入量表进行适量补钙。

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喝水?

在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贝在6个月内都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在内。因为母乳含有宝贝从出生到6个月龄所需要的脂肪、乳糖、蛋白质、维生素、水分、钙、铁、磷等全部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母乳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水,达到***。这些水分一般都能够满足宝贝新陈代谢的全部正常需要,不需额外再喂水了。如果让母乳喂养的宝宝过早喝水,反而对他们有害。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喝水多了,会给婴儿肾脏造成压力,可能引起水中毒,因为血液中的钠被稀释了,而水中毒是婴儿癫痫发作的最大原因。

以上对于如何防止给宝宝过度喂养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是否解答了你的疑问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标签: 喂养 宝宝 母乳 过度 防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yingerhuli/90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