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养生之道网导读:股骨颈特殊的解剖关系和血供系统使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从而影响骨折复位和复位内固定后的稳定性。加之骨折时易使血供来源破坏,影响复位和内固定效果,并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些特点造成股骨颈骨折治疗困难、预后欠佳。……

青壮年人群股骨近端骨结构十分坚强,需要较大的暴力才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交通创伤或高处坠落伤等,骨折一般错位明显,血运损伤亦较重,往往是全身多发损伤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偶有因过量负重行走而引起疲劳骨折,如长跑或长途行军等,此类骨折往往有慢性损伤病史,症状不重,骨折线与新生骨痂同时存在,常被误诊为髋部软组织损伤。

老年患者则是本病的高发人群,致伤原因主要包括骨性因素和非骨性因素两类。骨性因素主要是骨的质与量(即骨强度)的下降,此时生物力学性能下降,骨脆性增加,此为骨折的内因;非骨性因素包括步态的异常、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平衡功能失调、视力衰退等易跌倒因素。股骨颈脆弱,老年人反应慢,不能迅速调整体位抵消有害应力,使髋部应力集中于股骨颈部,造成骨折。

股骨颈结构中承受应力的内侧骨小梁系统和承受张力的外侧骨小梁系统,在股骨颈交叉中心形成相对薄弱的ward氏三角区。骨质疏松时,骨小梁减少,排列稀疏,ward氏三角区脂肪充填。老年人由于活动减少、代谢减退、内分泌紊乱(尤其见于绝经期后的妇女),常导致股骨近端产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从而导致股骨近端的力学性能下降,轻微暴力即可导致股骨颈骨折。关于股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存在着两种解释:一是跌倒时大粗隆受到直接撞击;二是肢体外旋,股骨头由于前关节囊及髂股韧带牵拉而相对固定,股骨颈向后旋转,后侧皮质撞击髋臼而造成颈部骨折。受伤时多为生活性损伤,常不需要较大的暴力,如由平地滑倒或绊倒、床上或坐椅上跌下,甚至行走时体位扭转等亦可能导致骨折。基于此,本病在老年患者被认为是一种病理性骨折。

股骨颈特殊的解剖关系和血供系统使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从而影响骨折复位和复位内固定后的稳定性。加之骨折时易使血供来源破坏,影响复位和内固定效果,并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些特点造成股骨颈骨折治疗困难、预后欠佳。

标签: 股骨颈 骨折 发病 特点 什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zhengzhuangzhenduan/82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