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文章目录

一、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二、手足口病吃什么食物
三、手足口病日常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L。

7、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医|学教育网整理;或恢复期血清中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

8、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手足口病吃什么食物

1、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主要以一些水质食物为宜,如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人体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温和,味道要适宜。用吸管吸食,可以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从而减少疼痛。

2、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主要以泥糊状食物为宜。如:牛奶香蕉糊。牛奶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而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和维生素,帮助润肠通便。

3、恢复期。饮食要少食多餐,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不能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

手足口病日常注意事项

1、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2、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3、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5、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标签: 口病 诊断标准 手足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zhiliao/86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