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幼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假如日常生活中卫生和防护工作没有做好,孩子就有可能会感染到手足口病,家长应及早发现并帮助孩子进行治疗。 1、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2、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3、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4、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5、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幼儿手足口病的症状1、持续高热,表现为体温(腋温)大于39℃,服用退烧药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为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无力、惊跳、肢体抖动、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表现为发高烧,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4、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5、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幼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手足口病的由多种肠道病毒觉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人患者症状轻微,以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一般病程在7-10天,可自愈,只有极个别的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易发生合并症,危及生命。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也不要惊慌,可以进行早防、早治,一般的患儿,都不会发生严重的合并症。家长的卫生工作很重要,那么家长要做好哪些方面的预防措施呢? 1、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病儿。 2、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或给婴儿更换尿布、处理完粪便后要及时洗手。 3、婴儿使用的奶具、餐具,使用前后要充分的清洗消毒。 4、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6、纠正孩子吃手的不良习惯。 |
幼儿手足口病的治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