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拼音名】TánɡGǔTèMǎNiàoPào【别名】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唐传尕保(藏名)。【来源】为茄科植物唐古特马尿泡的种子及根。秋季果熟时采种子,晒干;9~10月挖根,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粗壮,肉质。茎直立,短租,被稀疏柔毛或腺毛。叶互生,近基部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长6~2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全缘或有缺刻,两面被疏柔毛或腺毛,边缘较多;叶柄有翅。花序柄腋生,有花1~3朵,黄色;萼圆筒形,长约1厘米,有短钝齿5,结果时迅速增大而成一椭圆形的囊,具纵肋和网脉;花冠管状,长2厘米,藏于膨大的花萼内;雄蕊5,内藏;花盘环状,于子房下肿胀;子房2室,胚珠极多数。蒴果球形,尿泡状,环裂。种子黑褐色,肾形,略扁平。【生境分布】生于高山、砂砾地及较干旱的草原、路旁。分布四川、青海、甘肃等地。 |
唐古特马尿泡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