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杨

【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拼音名】BáiBèiYánɡ【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春、夏季采收。【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生,长短枝叶形有显著区别:长枝的叶宽卵形或三角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3~5掌状圆裂或不裂,有钝齿,幼时两面密生白色绒毛,以后上面的绒毛脱落,下面的不落;短枝的叶较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叶柄长2~5厘米,有白色绒毛。雄花序长3~7厘米;苞片有长睫毛;雄蕊6~10;雌花序长2~4厘米;柱头2,2裂,红色。蒴果,无毛。【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广西等地。【化学成份】叶和树皮中含少量糖甙。根中含7-ο-甲基香橙素。【功能主治】祛痰、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用银白杨叶制成不同剂型于不同季节共观察1
标签: 白背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zhongcaoyao/90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