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是什么

养生之道网导读:痛泻要方是什么?痛泻要方,中医方剂名。那么痛泻要方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下痛泻要方吧。

【方剂名】

痛泻要方

【出处】

《丹溪心法》

【组成】

陈皮45g,白术90g,白芍60g,防风30g。

【用法】

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歌】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方解】

本方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脾气素虚,复因情绪的变化,脾受肝制,致升降运化失常,致使清浊不分,而致痛泻。其特点为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暂减,反复发作。治宜补脾疏肝,祛湿止泻。方中白术健脾以御木乘,燥湿以止泄泻,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君臣相配,可“土中泻木”。脾虚易生湿,故用陈皮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配少量防风,一则辛散调肝,使肝气条达不再乘脾;二则舒脾升清,胜湿止泻;又为脾经引经之药,兼为佐使。四药合用,能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和,痛泻自止。

【功效与作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

肝郁脾虚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配伍特点】

白术补脾,白芍柔肝缓急,二者相配,土中泻木,共奏补脾柔肝之功,防风具有升散之性,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脉象弦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加减化裁】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使用注意】

阳明湿热和热毒的腹痛腹泻者,忌用本方。

【文献摘要】

《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

以上就是痛泻要方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标签: 什么 方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zhongyifangji/836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