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网导读:大承气汤的配方是什么?大承气汤,中医方剂名。那么大承气汤的配方是什么?下面就具体介绍下大承气汤的配方,一起来看看吧。 【方剂名】 大承气汤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大黄(12克)、厚朴(24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用法】 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用水适量,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方歌】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效力彰,阳明腑实痞满坚,峻下热结此方良。 【方解】 本方为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功效与作用】 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2、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配伍特点】 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功益峻。合用即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泻下通便。四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加减化裁】 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补气,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润燥。 【使用注意】 1、本方为泻下峻剂,如气虚阴亏,或表证未解,或胃肠无热结,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过用会损耗正气,孕妇禁用。 【文献摘要】 吴昆《医方考》卷1:“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调味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 以上就是大承气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
大承气汤的配方是什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