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散临床应用

养生之道网导读:禹功散临床应用?具有行气消肿,逐水通便之功效。那么禹功散在临床上治疗哪些疾病?禹功散临床应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方剂名】

禹功散

【出处】

《儒门事亲》

【组成】

黑牵牛头末120克,茴香30克(炒)。

【用法】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3~6g),临卧服。

【方歌】

禹功散,牵牛茴香一齐研,行气逐水又通便,姜汁调下阳水痊。

【方解】

本证多由水湿邪盛,泛溢肌肤所致。治疗以行气消肿,逐水通便为主。水湿邪盛,津液不能正常疏布,水液停留于机体,则遍身水肿;内聚脏腑则大便秘结,小便不利;下注阴囊则肿胀,坠重而痛,发为水疝;停聚下焦,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牵牛子苦寒,利大小便,逐水消痰,故为君药;茴香辛温,行气止痛,与牵牛相伍,增其逐水之功而无寒凝碍水之弊,二者故为臣药;姜汁调服利水和胃,故为佐药。

【功效与作用】

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

阳水。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配伍特点】

牵牛子辛烈,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行水泄湿;茴香辛热温散,能暖丹田,袪小肠冷气;二药相须,共奏逐水消肿之功。

【临床应用】

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属阳水,见有便秘,脉沉有力者。

【加减化裁】

阴寒内盛者,可加桂枝、川椒、吴茱萸;气滞有寒者,合天台乌药散同用;肾阳不足者,合用肾气丸或真武汤;气滞水停者,合用柴胡疏肝散或胃苓汤。

【使用注意】

本方泻水力强,正气亏虚者慎用。

【文献摘要】

《绛雪园古方选注》:“禹功者,脾湿肿胀肉坚,攻之如神禹决水。牵牛苦热,入脾泻湿,欲其下走大肠,当以舶茴辛香引之,从戊入丙至壬,开通阳道,走泄湿邪,决之使下,一泻无余,而水土得平。”

以上就是禹功散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标签: 临床应用 禹功散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jk.hahacn.com/zhongyifangji/85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