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临床上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子宫出血临床上根据不同的原因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临床上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 2、临床上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排卵型月经失调:包括排卵型月经稀发和排卵型月经频发。 黄体功能障碍:包括黄体不健和黄体萎缩不全。 3、临床上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在有规律的两次月经中期,即排卵期,由于排卵所致的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部分女性的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的阴道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中医学称之为“经间期出血”。 一般发生在规律的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一般历时数小时或2~3天,不超过7天,量明显少于正常月经出血量,出血可自行停止。可伴有轻度的下腹部不适或者腰部酸痛,也可无伴随不适,有时会偶尔在此次至下次月经周期中发生,也有个别人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4~5个月经周期都出现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一般是偶尔发生,出血量少,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多数2~3天可自行停止,可以观察不予处理。对有持续排卵期出血的女性,因发生在排卵期,通常会干扰受孕,需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予以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子宫出血的辅助诊断1、诊断性刮宫:为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和达到止血目的,必须进行全面刮宫,搔刮整个官腔。诊刮时应注意宫腔大小、形态,宫壁是否平滑,刮出物的性质和量。为了确定排卵或黄体功能,应在经前期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宫;不规则流血者可随时进行刮宫。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见增生期变化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出现。 2、子宫镜检查:子宫镜下可见子宫内膜增厚,也可不增厚,表面平滑无组织突起,但有充血。在子宫镜直视下选择病变区进行活检,较盲取内膜的诊断价值高,尤其可提高早期宫腔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 3、基础体温测定:是测定排卵的简易可行方法。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提示无排卵。 4、宫颈粘液结晶检查:经前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提示无排卵。 5、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涂片一般表现为中、高度雌激素影响。 女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1、子宫病变导致子宫出血 子宫病变是子宫出血的原因之一。专家表示,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之一,使子宫内膜发生局部损伤、坏死以及表浅出现溃疡现象,导致出血。 2、宫颈性疾病导致子宫出血 女性为什么会子宫出血?宫颈性疾病也是女性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专家解释说,子宫颈在分娩、引产时如未及时进行手术修补,使子宫颈口外翻,倘若再合并感染,就会有接触性出血。 3、宫颈病变导致子宫出血 宫颈病变也是女性子宫出血的原因。专家指出,当宫颈发生宫颈肿瘤时,肿瘤侵犯间质内血管可以引起阴道出血,开始为接触性出血,以后发展为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甚至大出血,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4、阴道疾病导致子宫出血 阴道疾病也是子宫出血的原因之一。专家表示,当阴道发生肿瘤时,阴道壁肿瘤表面可因感染发生坏死,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不过一般出血量不多。 |
临床上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