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6日,不少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治疗后逐渐康复。“阳过”们担心,家里是否会藏匿病毒导致再次感染?如何消杀才算“阳康”?何时返岗才不会造成新的感染?权威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被家中物品再次感染的风险很小
新冠病毒通过接触物体表面传播的可能性很小,在光滑物体表面存活时间有限。病毒离开人体后在常温、干燥、硬质表面,2-3个小时就会失去活性,不具传染性。
新冠病毒怕热,洗澡水50°C左右30分钟便能使其失活。理论上90°C高温下仅1分钟就能杀死它。但是痰液是病毒“温床”,被痰液污染的物品要随时消毒。
◆“阳康”后这样对家里进行消毒
家庭里最有可能残存新冠病毒的位置是冰箱。可拔掉冰箱电源,用含有酒精的湿巾把冰箱擦拭一遍。
家庭里洗手池、马桶可能残存感染者患病期间的呼吸道分泌物,康复后可使用酒精湿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进行消毒;桌面、柜子等硬质物体表面用酒精湿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棉质物品在洗衣机中正常清洗,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即可。
◆“阳康” 出门不一定会“王重阳”
感染后的3-6个月,体内抗体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小幅度的病毒变异都有交叉保护作用。一般年轻人半年内,不太可能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专家建议,半年后再接种一剂疫苗加强免疫,会获得更高的防护水平。
◆这两种情况下可以返岗
青壮年发病7天后核酸逐渐转阴:从临床来看,发病7天后大部分轻症患者核酸开始转阴,病毒量也很低,基本不具传染性。
体温恢复正常后,再休息3天: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后再过3天,当体感嗓子疼和咳嗽不再影响睡眠时,就说明身体基本恢复,适合返岗。专家提醒,返岗后,仍应做好呼吸道防护,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坚持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以及咳嗽、喷嚏等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