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血液透析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普及和成熟,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但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病死率较高。
运动锻炼是血液透析患者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可适用于任何患者(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益的。
1.运动处方
1)运动频率及时间
透析过程中抗阻运动每周两次。
透析过程中抗阻运动在血液透析开始后 1~2 内小时进行,以完成规定次数时间为准,一般为 20min。
居家有氧运动每周三次,居家有氧运动应选在非透析日进行。
居家有氧运动持续 30~60min,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干预周期3 个月以上。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为中低强度。
用主观感觉劳累程度和心率来判断运动强度。
根据 Borg 主观劳累记分法评估运动强度,即患者根据主观感觉劳累程度,评分为 6 分时说明完全不费劲,评分为 20 分时说明精疲力竭,如果患者评分在 12~14 分,则说明是适合他的中低运动强度心率反映安静时或运动时循环系统的机能状态,具有简单易测量且不创伤的特点。
3)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主要居家步行为主,居家有氧运动形式主要为步行、骑自行车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形式,以提高透析患者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患者根据年龄和自身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建议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快步走,步行过程中,注意上身自然正直,抬头挺胸,双臂下垂,前后自然摆动,步行时候应该感觉全身协调、放松。年龄较大的建议比平时步行速度稍快即可。
运动时机宜选在饭后 1h,若天气不好或因其他事务,患者无法外出,建议患者按照运动指导手册在室内进行关节的柔韧性锻炼或者抗阻运动。
也有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太极拳、瑜伽、八段锦等运动改善患者症状,一般这些运动可在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间期进行。
2.运动锻炼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益处
1)改善心血管功能 可改善血透患者的射血分数、心搏指数和心输出量,长期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及心功能。
2)减轻疲乏状况 疲乏是一种多因的、多维度的、非特异性的、复杂的主观感受,其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率达65%~9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氧运动结合适宜抗阻运动来改善患者的疲乏状况,疲乏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肌肉与关节疼痛、体质量减轻等,同时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改善失眠状况 运动锻炼可促使大脑分泌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4)减轻抑郁等心理问题 抑郁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抑郁使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低、社会参与性低,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血液透析间期进行运动锻炼在改善患者体能状态的同时,也减轻了其抑制或抑郁状态,提高了其兴奋性和快乐感。
5)改善营养状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76%,6%~8%为严重营养不良。对血液透析患者行透析前脚蹬脚踏器运动,运动锻炼1年后,患者白蛋白水平及肌酐生成率明显提高。
6)提高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总体健康较差,疾病或治疗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较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总体健康较差,疾病或治疗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较大。
小结
目前国内尚未见到这种综合运动干预的方式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适宜 运动锻炼患者的运动处方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同时考虑到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性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运动健康教育和专业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促进干预效果,因此本研究欲探讨综合运动健康教育的有氧-抗阻运动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躯体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