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 “负卡路里”常吃小心营养不足

有些东西是越吃越瘦的,这就叫做负卡路里食品,你知道不?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身体其实也在消耗热量。有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需要耗费比自身更多的热量,还有些食物能够提高我们的代谢水平,它们就是让我们越吃越瘦的燃脂食物。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负卡路里”常吃小心营养不足

“负能量食物”这个词最近挺时髦。在一些渴望减肥的人群中,这种食物可神了,吃了以后不仅不会给人体增加能量储备,反而会消耗能量,越吃越减肥,有人也把这种食物称为“负卡食物”。在负能量食物的名单上,包括了燕麦、苹果、芹菜、羽衣甘蓝、番木瓜和生菜等25种食物。

可令人遗憾的是,专家指出,“吃了瘦”只停留在幻想中,负能量食物现在并不存在。不过专家指出,食物确实有特殊动力作用,不同种类的食物,人体在消化它们的同时消耗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在三大供能物质中,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相当于其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为5%~6%,脂肪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低,为4%~5%;对于一般混合食物来说,食物特殊动力效应大约占食物所含能量的10%。要想减肥,可以通过合理控制膳食,采用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

时髦说法:“负卡路里食物”吃了就瘦

立志减肥的陈女士近日在网上看到了“负能量食物”的概念,它并不是指所含能量小于零的食物,而是指人们在咀嚼、吞咽、消化时所需能量大于其本身能提供能量的食物,如100克某类食物提供50千卡,消化吸收这种食物却需要花费65千卡能量,吃这种食物身体就会消耗15千卡能量,能起到边吃边减肥的作用。记者在网上看到,各类“负卡路里食物”清单各有不同,大致都包括日常饮用水、奶制品,绿茶等饮料;还有菠菜、西芹、苹果、木瓜等蔬菜水果;鸡蛋、海鱼等蛋肉制品以及芝麻、燕麦类谷物也包含其中。

“吃了瘦”这个概念让陈女士很新奇,不用运动和节食就能减肥,陈女士打算尝试一下。可她尝试了5天时间后发现没有任何明显效果。而由于每天都坚持吃“负能量食物”导致她营养不均衡,陈女士嘴里长起了溃疡。

不存在“负卡路里食物”

长期食用小心营养不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指出,靠多吃“负卡路里食物”减肥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不存在“负卡路里食物”。专家介绍,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游泳,小到站立、眨眼都是要消耗能量的,吃饭也不例外,食物存在特殊动力作用,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以大分子形式存在,人体并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分解成小分子才能消化吸收,实验表明,摄食过程中可使基础能量消耗升高,这部分能量消耗主要用于消化液分泌、胃肠道蠕动、营养素吸收等过程,换句话说,人体在吸收食物的能量时需要消耗能量,但消耗的能量却远远不可能超过食物本身的能量。

一般食物的能量60%至65%的能量用于人体的基础代谢,像心跳、呼吸、思维、胃肠蠕动、肾脏过滤等,20%左右的能量用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学习、活动和娱乐,余下的约10%能量则满足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诸如消化、分解等。所以,不可能出现消化食物的能量超过食物本身提供能量的情况。“负能量食物”在营养学上是讲不通的。

所谓“负卡路里食物”只是一些低卡路里或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进食这些食物能够减少人体的能量摄入,以此达到减肥的目的。

“如果人体每天摄入的能量值大于消耗的能量值,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使人发胖”,即使是“低卡路里食物”,如果摄入过量一样会引发肥胖,而且如果长期食用单一种类的食物,也会造成营养不足,身体内器官也会受到伤害,影响身体健康。

食物特殊动力:蛋白质消耗的能量最多

那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否有用呢?据了解,按照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种类对食物进行分类,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在人体吸收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确实有较大差距。李青介绍,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高,高达30%,碳水化合物则为6%,脂肪为4%,混合食物为10%左右。也就是说,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更费劲,而对脂肪的吸收更轻松。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之所以高,是因为蛋白质形成ATp需要更多能量;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之后,氨基酸在体内要先合成多肽,这需要很多能量,使其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显着升高。

减肥菜单: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

根据以上的理论,人们在设计减肥菜单的时候应该注意三大标准,即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食物。低脂饮食,可以有效限制脂肪摄入量,从而达到减肥的目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产生酮,并提供能量;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产热能力比脂肪、碳水化合物低,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即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的作用)却比较大,由此达到减肥的效果。

同时,人们在减肥时,要注意营养均衡,限制热量,不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减肥并非减少蛋白质等营养摄入,而是需要在保证营养均衡、最基本营养需要的基础上,让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低于总消耗量。一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130克会导致血液酮体积累,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在血液中积累会导致机体产生大量尿酸,使痛风和肾结石的患病风险上升。

高蛋白食物:鱼禽肉蛋奶+大豆

高蛋白的食物包括动物类和植物类两大类,动物类包括鱼、禽、肉、蛋、奶,植物类则包括大豆和豆制品。减肥人群需要避免的误区是,高蛋白质的肉类是瘦肉,肥肉和禽类的皮脂则属于高脂肪含量食物需要剔除。同时,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应该避免高油高糖。高蛋白质食物有些食物的单位能量较大,为了增加饱腹感,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

“负能量食物”大约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而现在,在网络上早已呈满天飞之势。根据其介绍,所谓的“负能量食物”并不是指所含能量小于零的食物,而是指消化时所需能量大于其本身能提供能量的食物。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的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不过,除了提供能量之外,人们在进食过程中也要消耗一些能量,如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如果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大于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比如吃100克某种食物,它能提供80大卡能量,消化这种食物却需要100大卡能量,那么,综合一下,该食物所产生的能量效应就是-20,即所谓的“负能量食物”。这是“负能量食物”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个理论,很多商家开发出了可以帮助减肥的“负能量食物”——吃进去后,不会增加能量储存,反而能增加能量消耗。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确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游泳,小到站立、眨眼都是要消耗能量的,吃饭也不例外。在摄食过程中,除了咀嚼、吞咽等动作消耗的热量外,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及代谢转化,也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在营养学里,通常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

细心的人会发现,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正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食物热效应通常表现为机体散热的增加,一般在人们进食一个小时候左右产生,大约3个小时后达到最高峰。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只要阅读完小编的文章,你一定知道了什么叫负能量的食物。在一些渴望减肥的人群中,这种食物可神了,吃了以后不仅不会给人体增加能量储备,反而会消耗能量,越吃越减肥。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标签: 营养 卡路里 食物 不足 小心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107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