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文章目录

一、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预防
1.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2.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3. 病毒性乙肝的传播途径
二、病毒性乙型肝炎有什么症状
三、病毒性乙型肝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预防

1、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1.1、注意日常卫生

乙肝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传播,它是以病毒的形式进行传染。这些病毒就存在于乙肝患者的体内,主要是血液里,平常要注意在与患者接触时尽量不要有血液接触;除此之外,个人的卫生也很重要, 平时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消毒杀菌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对身体的健康保持有很大的好处。

1.2、积极主动的接种疫苗

我国现在已经制定了从儿童期就开始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案,因为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产生相应抗乙肝病毒抗体,这种抗体可以有效抵制乙肝病毒;每个符合接种的人都应及时到相关的防疫站接种疫苗,这 样对乙肝的预防工作很有帮助。

1.3、做乙肝的定期检查

现在有很多工作单位每年都会给公司的员工安排一次或两次的集体体检,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大家随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这对乙肝预防工作也有推进作用,但是没有条件免费做检查的个人,也应自觉 地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2、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2.1、小孩

小孩肝脏相对成人来说,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不能及时清除,且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型肝炎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尤其是有肝炎家族史的小孩。

2.2、孕妇

孕妇比一般妇女更易患病毒性肝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后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大量营养全靠母体共应,造成孕妇的肝脏负担大大加重,抗病能力也随之明显下降。

2.3、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会发生退化,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首肝血流量减少,肝脏吸收营养、代谢物质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肝脏损伤后,肝脏的恢复能力下降。

2.4、生活中不讲究卫生的人群

喜欢在路边卫生条件不好的小店就餐的人,以及因病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人,或性生活不检点的人常易患乙型肝炎。

2.5、酗酒者

长期嗜酒者,可导致肝损伤,极易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于酒精性肝硬化。因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酗酒可导致脂肪浸润、肝细胞炎症、变性,引起肝功能异常。

3、病毒性乙肝的传播途径

3.1、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主要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3.2、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3.3、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3.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3.5、性传播

乙肝患者可以通过性传染,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病毒性乙型肝炎有什么症状

1、急性黄疸型肝炎

可有畏寒、发热,乙、丙、丁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亦可有发热。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可有皮疹、关节痛等血清病样表现。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远较急性黄疸型肝炎常见,占急性肝炎病例的90%以上。症状较轻,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及肝区疼痛等。少数患者有短暂发热、恶心、腹泻等症状。体征大多有肝肿大,有轻触痛和叩痛,脾肿大少见。肝功能呈轻、中度异常,由于症状较轻且无特异性,仅有肝肿大和肝功能改变一般不易被诊断。病程约3个月。

病毒性乙型肝炎如何治疗

1、需要注意休息

病毒性肝炎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

2、补充营养治疗

病毒性肝炎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

3、抗病毒法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标签: 乙型肝炎 预防措施 病毒性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84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