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宜对“橡皮人”发泄

学生不宜对“橡皮人”发泄

现在的中小学生,由于生活在节奏的加快、纷繁世事的影响和课业负担的沉重等,出现一些心理压力是很正常的现象,学校给孩子们一个可以随心所欲地叫啊、哭啊、踢啊的地方进行宣泄,是指望依靠打沙袋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然而,他们将来到了竞争激烈的社会上,遇到心理失衡,又该发泄到哪里呢?笔者认为,在中小学校设立“心理宣泄室”应该悠着点。

其一,让中小学生通过击打物体来平衡心理,极易诱导学生的暴力心理和行为。

其二,靠击打物体来缓解压力,只是一时之快,于学生健全心理的养成无丝毫效果。

其三,我国的中小学校并不太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盲目地移植国外的心理宣泄室,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以为鼓励学生采取击打物体的方式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了,这显然欠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合力帮助,让孩子们走出心理泥沼。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有轻微心理失调。例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由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异性交往、情感误区引起青春期烦恼等等。第二类是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轻生念头等等。心理辅导重点应该放在第一类心理障碍上,因为它大量存在,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不仅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而且潜伏着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决不是心理宣泄室能够解决问题的,要给予系统性的咨询与矫治。

据有关方面估计,目前我国有10%~15%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为此,有必要教会孩子们自我调节,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一是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

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少年时代增加了伙伴和师长之爱。爱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情爱、关怀、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帮助和支持等。父母最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心,增进感情。交心时,要注意两点,首先是父母要专心,与孩子相对而谈。其次是父母要经常抚摸孩子、亲亲孩子,让孩子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爱,时刻沐浴在爱的春风之中。

二是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讲课的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讲课有针对性,可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受试者的心理障碍,然后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另外,心理咨询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咨询过程中,老师要动之以情,遵循聆听(让受询者宣泄)、保密(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做面对面的指导)三原则。

三是适当地宣泄和疏导。宣泄的方法有很多:

1、休闲运动,劳逸结合,不仅能够储备体能,更主要的是在运动中能够平静心情,给自己解压。轻松的户外运动可选择慢跑、散步、打羽毛球等,休闲的室内体育运动有保龄球、台球、乒乓球等。

2、 听音乐,音乐对于放松身心有着非常显着的效果,可以尝试欣赏一些节奏舒缓平和的经典音乐或者轻音乐。当然,如果觉得压力很大,也可以来点节奏激烈的摇滚发泄一下。

3、 在没有人的地方,用你平常少有的声音去大喊大叫,可以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还会对自己所喊出的内容进行反思,使自己的思维逐渐理性化。

4、 当你情绪恶劣时,也可以拿起笔来,把自己不满的事情记下来。当你写完以后甚至会想:这样的事值得我生那么大气吗?因为人在写作时思维容易进入理性化,虽然这时不良情绪依然控制着大脑,但人必须将杂乱无章的思维变得有条理后才能够下笔写作,这就从客观上促使人的思维冷静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写作也可以转移注意力。人在愤怒的时候,一般极容易钻入思维的盲区,越想越别扭,越想越想不开。而当你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以后,激动、忧郁、愤怒的心理发生了转移,使得你跳出了思维的盲区,钻出了牛角尖,心里因此会变得轻松许多。

标签: 橡皮 不宜 发泄 学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89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