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信息学理论异曲同工 融合有待完善

原文刊载于搜狐健康,经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主办方)授权发布

编者按:2014年6月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召开,本次会议是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的第八期会议,会议主题是"信息技术,颠覆医疗",多位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医药卫生供给方和政府卫生政策决策者,就该主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下是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发言人:东软集团战略咨询部 首席咨询顾问 杨金宇

 

  我想信息医学是医学理论的进化。在这个领域,是不是可以提出用信息论的思维来重新诠释医学。基于这个理论,可能也是一种颠覆,也有可能是信息和医学的融合。

  谈到医学和信息学的关系,必须要谈到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三个要素。第一个它是数据,第二它是有目的的,第三他是有指向的,有知识载体的。因为不同的信息放在不同的地方,他的信息类型是不一样的。信息学有新老三论,那么它和医学有什么关系呢?归纳一下,我们的医学理论,信息理论,完全是一一对应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我们用信息理论来思考一些医学问题。这个时候,有两个好处,一个让我们的医生有一个信息的思维方式来完成整个从诊断到治疗的过程。作为我们普通人,我们也知道,我的身体状况是处于哪一个阶段?因为我们的信息学里面有一个系统论、控制论的概念,这是很有用的东西。

  接下来介绍一下人体生病怎么生的。就是人体系统的控制与反馈。这个理论恰恰是我们信息系统当中典型的控制论。所以当我们知道一个病的成因时,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来进行治疗。最近我们参加了一个项目,就是糖尿病大人群的管控,病前的风险管控和病后的并发症管控,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跟我们的控制论是一样的,就是利用控制理论来控制各种风险。

  这是糖尿病与运动和膳食的关系,通过运动和膳食可以改善糖尿病。比如说我们吃了生姜之后运动,生姜整个过程是怎么作用的,怎么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信息医学是有一套理论的,这是一个决策过程。讲到信息过程和医学一定要讲到SOAP,S是收集主观信息,O是客观信息,A是诊断判断,P是计划。当然还有做、执行、成果,他是一个循环过程。在临床医学当中,健康管理也是一个过程,讲到医学过程比较多。这是一个整体护理过程。在医疗当中不讲过程是不对的,这个过程是完全符合信息过程的特点的。所以我们站在医疗理论来说,整个都是一个过程。这是长期照顾的过程,大家注意长期照顾和护理是两个概念。在整个疾病和健康控制当中,我们现在运用更多的是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经过第一第二第三代的发展,已经完全融入了控制理论。这就是应用了控制理论的状态适应型临床路径,这个做的比较好的是日本,日本用他来进行肝脏移植、糖尿病治理等等,这是一套完善的理论了,他就是应用的信息理论当中的控制论。

  这是信息理论和医疗的关系,SOAP整个诊疗过程是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诊断过程,一个是治疗干预过程。诊断过程是SOA,治疗干预过程是P、D(做)和O(成果)。我们的移动医疗,我们的信息化不可能完全取代医生,因为最后的诊断和执行还是要靠医生。但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医疗过程分成不同的部位,时间长了我们病人就会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健康问题。这是我们把信息理论用在行业划分上,自己投资投那一块,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目前在商务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无论是春雨也好,好医生也好,他们都还是碎片化的,健康管理是一个过程,诊疗是一个过程,过程必须要完整,必须要闭环,目前我们解决不了闭环的问题。但是风投投的还是非常火。

  在这个领域,在问诊环节,我们很多的公司都在这里面解决问题,这是可以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信息医学理论和智慧健康也是分不开的,和感知、智能、分享都是有很大关联的。最后是控制理论与利益制约型医疗服务体系。前两个月我写了一篇文章是有关医疗服务体系的。这是根据控制论的理论互相制约的体系。我这里是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和医学融合的问题。

标签: 异曲同工 有待 融合 完善 理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90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