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这台泵老了、累了,需要给它“充充电”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心脏就像一台泵,时刻不停地把血液泵入血管,为全身脏器供血。正常情况下,心脏每天要跳10万次左右,平均每分钟跳60-100次,方可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

如果心脏跳得太慢了,泵血就少了,会导致各脏器供血不足,因此出现全身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如果心脏停跳超过5秒以上,就可能引起晕厥,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心脏变大、心功能下降甚至猝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心跳慢除了年龄增长导致心脏的“电路系统”老化外,临床上更多见的是因为心脏疾病引起“电路系统”的病变。高血压、冠心病会引起“电路系统”故障,使全身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起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以至于还未到“电路系统”老化的年龄,心脏就提前罢工了。

浙大二院心脏中心副主任项美香教授总结道,“简而言之,除了心脏老了跳得慢了之外,心脏病了跳得慢了,也需要及时安装起搏器。”

那什么是起搏器?广义的心脏起搏器,称为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主要有三种类型:最常见的起搏器主要用于心跳过慢,分为单腔和双腔;第二种是植入式心脏转律除颤仪(ICD),应用于心脏猝死的预防;第三种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用于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同时伴有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患者。

1958年在世界上植入了第一台心脏起搏器,60多年来,随着科技的进展,起搏器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并从磁共振检查禁忌到磁共振扫描兼容,但仍是经静脉的有导线的起搏系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项美香教授说,传统的起搏器是不能做磁共振检查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研发和上市了磁共振兼容的起搏器。2008年浙大二院在华东地区植入了首例磁共振兼容的起搏器,并积极推广应用,目前几乎所有病人植入的都是磁共振兼容的起搏器。

值得一提的是无导线起搏器,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有导线起搏器。所谓无导线起搏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导线的起搏器。它直接安装在心脏内,体积不到1毫升,重量不到2克,就像一个“小马达”,它还具有兼容3.0磁共振、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无导线起搏器(中),0导线,1毫升不到的体积,2克不到的重量,3T磁共振兼容,4个高科技小爪

安装起搏器时,医生通过大腿根部的股静脉穿刺,放入血管鞘,再通过血管鞘把无导线起搏器递送到心脏内合适的部位,通过X光影像和参数测试确定固定牢靠后,释放小胶囊起搏器。

项美香教授说,“这个过程不是一个手术,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个介入操作,病人甚至都不需要麻醉,平均操作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不用担心它会掉下来,心脏不是光秃秃的,有很多肌小梁,无导线起搏器上有4个高科技小爪,可以固定在心脏的肌小梁中,只要钩住两个以上的小爪,就不会掉下来了。医生在操作时会反复确认,包括影像和起搏参数测试等。 即使在操作中万一掉下来了,也有特殊的器械可以把它取出来。”

目前无导线起搏器是单腔模式,所以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用。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判断。预计双腔感知功能的无导线起搏器明年年初将在国内上市,半数以上的起搏器病人可从中获益。

在心衰的治疗中,除了药物还有一项非常有效的“器械治疗”,即三腔起搏器,又称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患者中约1/3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就像一支缺乏指挥的拔河队伍,有力使不到一处,而CRT就是一个“司令官”,把各自为政的“拔河队伍”拧成一股绳,从而恢复心脏的协调收缩,缩小心脏,改善心功能。与此同时,这个小机器还带有自动复律除颤器功能,具有预防心脏性猝死的作用。

亚专科介绍:

起搏器亚专科在国内名列前茅,2020年起搏器包括CRT-D手术总量全国领先。积极开展和推广起搏器植入新技术,2018年11月23日成功植入浙江省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Micra,开启浙江省“无导线”起搏器时代。在激光电极拔除、CRT-D植入等技术亦走在全国前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 充充电 心脏 需要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95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