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辅助治疗的“第一道光”!全球首个肝癌辅助免疫治疗临床III期研究成功,“T+A”方案将为众多患者带来全新生机|奇点深度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号外,号外!免疫治疗又“破冰”成功啦!

在刚刚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备受期待的肝细胞癌(HCC)重磅临床III期研究——IMbrave050首次公布了期中分析结果由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组成的免疫+抗血管联合治疗方案(T+A方案),可使HCC患者在根治性治疗(手术切除或消融)后的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显著下降28%[1]!

IMbrave050研究成果登上AACR年会

这是多年来全球HCC辅助治疗领域,首个报告阳性结果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III期研究,而这个“首次取胜”一点都不简单:免疫+抗血管联合治疗对抗的HCC,可是复发率高达70%、在过去长期制约患者生存的凶残癌魔。

那么T+A方案是如何交出优秀答卷的呢?且听奇点糕道来。

探索之路,遍布荆棘

防治肝癌对中国人的生命健康有多重要,用一组奇点糕熟悉的数字就足以说明了:根据世卫组织2020年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中国每年新发肝癌超过41万例,因肝癌死亡超过39万例,分别占全球的45%和47%[2]。

冰冷而血淋淋,用来形容这组数字毫不过分,学界还预测到2040年时,全球肝癌发病和死亡数将较2020年再上升55%。患者越来越多、疾病负担愈发沉重,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却不见明显提升,我国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只有12.1%[3]。

毕竟在肝癌患者长期生存和治愈之路上的,横亘着一道又一道障碍:首先由于起病隐匿、缺乏灵敏便捷的早期筛查手段,肝癌的早诊较为困难,据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最新调查结果,我国肝癌患者仅有约43%在相对早期(AJCC TNM分期I-II期)确诊,可能符合手术切除、消融或肝移植等根治性治疗的条件[4]。

早期确诊还只是第一关,根治性治疗是第二关,而治疗后极高的复发或转移风险,就是第三个“要命”的难关: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都显示,不管是手术切除还是消融治疗,HCC患者在根治性治疗后5年内的累计复发率都高达50-70%,大多数复发集中在治疗后2年内,但也有着不容低估的远期复发风险[5-6]。

HCC根治性治疗后,患者仍残留很高的复发风险

(图片来源: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patology)

众所周知,“卷土重来”的复发性癌症,治疗往往都较为棘手,不管是再度手术切除还是消融,对复发性HCC的疗效都还不够好。那么能不能在第一次根治性治疗后,用有效的辅助治疗降低HCC卷土重来的风险呢?

至少在IMbrave050研究成功之前,答案是“否”。虽然国内外学界做了许多探索,但没有一种方案能闯过严格控制(安慰剂对照、随机研究)的临床研究,失败案例数不胜数,权威肝癌诊疗指南在辅助治疗推荐方面,也仍然是一片空白

所以T+A方案要挑战的,无疑是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但许多人早就对T+A方案充满信心,对手身上的关键弱点,以及此前的成功经验,都是破敌制胜的关键。

强强联手,再战劲敌

正因为HCC凶残致命,以PD-1/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问世不久就开始了对HCC的治疗攻坚,但在针对晚期HCC的临床研究中,免疫治疗单打独斗,大多没有显著获益,所以后续探索的方向就变成了免疫联合治疗。

2020年,T+A方案的关键临床III期IMbrave150研究大获成功,成为首个有效延长晚期HCC患者生存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真正把HCC带入了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IMbrave050研究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T+A方案能够率先破局,也得益于联合治疗方案的两种药物,能够在对抗HCC时实现优势互补: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已经广为人知,但HCC免疫微环境有明显的抑制性,髓系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s)等免疫抑制性细胞,以及众多非细胞组分,构成了限制抗肿瘤免疫的一张大网[7]。

不同类型免疫细胞亚群在HCC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图片来源: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靶向VEGF通路的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就是帮助免疫治疗脱困的关键。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后的临床前研究揭示,VEGF是免疫微环境中的关键免疫调节性分子,MDSCs、Tregs等抑制性细胞亚群都会受到它的影响,这正是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的主要依据。

用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还能够实现“一箭多雕”:HCC的一大特点是肿瘤血供丰富、新生血管众多,但这会使肿瘤微环境处于乏氧状态,利于癌细胞而不利于免疫细胞,也影响治疗药物的递送,靶向VEGF通路使血管正常化,能够纠正乏氧状态并改善给药,同样可助力免疫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7]。

T+A方案联合治疗的多重增效机制

机制优势明确、既往表现亮眼,使多种免疫+抗血管联合治疗方案都在向可根治HCC进军,而T+A方案的IMbrave050研究率先成功,意味着它又成为了领航者。

更优预后,更多可能

IMbrave050研究是典型的随机对照、多中心、全球性临床III期关键研究,且专门面向根治性治疗后复发风险高的HCC患者群体,研究定义的手术组复发高危特征包括:1)肿瘤大小>5cm;2)肿瘤个数>3;3)存在微血管或大血管侵犯(门脉侵犯限Vp1/Vp2型);4)病理活检提示肿瘤低分化(3-4级)[8]。

共有668例患者在完成根治性切除或消融(消融组复发风险根据肿瘤个数、大小判定)后的12周内,按1:1比例随机分至T+A方案辅助治疗组或主动监测组(研究开放标签),T+A方案组辅助治疗为期约1年(17个周期),并允许主动监测组患者疾病复发后交叉到T+A方案组治疗(系统性治疗或二次切除后辅助治疗)。

IMbrave050研究设计详情图

研究采用无复发生存期(RFS)作为主要终点,即患者从随机化分组到首次发生HCC局部/区域复发、远处转移或任何原因的死亡事件,也是本次AACR年会公布的主要数据;总生存期(OS)则是次要终点之一,但截至此次公布结果时,IMbrave050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4个月,尚不足以得到成熟的OS数据。

接下来就是揭晓关键数据的时刻了: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F)评估的RFS数据显示,T+A方案组和主动监测组的12个月RFS率分别为78%和65%,两组的12个月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0%和34%,T+A方案辅助治疗使HCC患者的疾病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显著下降了28%(HR=0.72),研究成功达到阳性结果。

IMbrave050研究RFS数据Kaplan-Meier曲线图

从既往研究报告的复发模式来看,根治性治疗完成后的前2年,是HCC复发相对集中的高危期,与不良预后高度相关[5,9,10],T+A方案辅助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12个月RFS率,绝对是个非常好的开头,当前观察到的RFS获益不仅有重要临床意义,还非常有望转化为OS获益,助力更多患者的长期生存乃至临床治愈。

此外,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关键亚组患者的获益也与研究整体人群一致,T+A方案的治疗安全性也符合预期,与IMbrave150研究中的T+A方案组较为接近。综合疗效和安全性两方面来看,T+A方案足以立刻成为HCC辅助治疗的新标准,相信国内外权威指南和共识也很快要被改写,对T+A方案隆重推荐了。

IMbrave050研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与历史对照

相信随着IMbrave050研究的随访时间不断延长和数据更新,更多的好消息和更全面的分析,还能让HCC免疫辅助治疗的使用更为精准。奇点糕还有一点小小的“私心”:T+A方案如果将来能为HCC围术期免疫治疗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患者有条件接受根治性治疗,那可就再好不过啦。

参考文献:

[1]Chow P, et al. CT003 - IMbrave050: Phase 3 study of adjuvant atezolizumab + bevacizumab versus active surveilla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t high risk of disease recurrence following resection or ablation. AACR 2023.

[2]Rumgay H, Arnold M, Ferlay J, et al. Global burden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2020 and predictions to 2040[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2, 77(6): 1598-1606.

[3]Zeng H, Chen W, Zheng R,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8, 6(5): e555-e567.

[4]Shan T, Ran X, Li H, et al. Disparities in stage at diagnosis for liver cancer in China[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3, 3(1): 7-13.

[5]Xu X F, Xing H, Han J, et al. Risk factors,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late recurrence after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tudy from China[J]. JAMA Surgery, 2019, 154(3): 209-217.

[6]Kim J, Kang W, Sinn D H, et al. Substantial risk of recurrence even after 5 recurrence-free years in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J]. 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patology, 2020, 26(4): 516-528.

[7]Llovet J M, Castet F, Heikenwalder M, et al. Immunotherap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22, 19(3): 151-172.

[8]Hack S P, Spahn J, Chen M, et al. IMbrave 050: a Phase III trial of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in high-risk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r ablation[J]. Future Oncology, 2020, 16(15): 975-989.

[9]Yao L Q, Chen Z L, Feng Z H,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recurrence after hepatic resection for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long-term surviv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a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J].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22, 29(7): 4291-4303.

[10]Wei T, Zhang X F, Bagante F, et al. Early versus late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based on post-recurrence survival: an international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2021, 25: 125-133.

本文作者丨谭硕

标签: 肝癌 辅助 奇点 治疗 道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97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