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4-12个月语言发育特点】怎样促进婴儿的语言发育

养生之道网导读:婴儿4-12个月语言发育特点有哪些?语言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随着脑的发育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婴儿4-12个月语言发育特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婴儿4-12个月语言发育特点

4-6个月宝宝往往会重复发出各种声音逗着玩,如果有人对他讲话或者是早上起床时,他就会滔滔不绝地、常常是大声地发出各种简单辅音和元音,如:“ma—ma-ma”;“da-da-da”;“bi—bi-bi”等等,并且能比较明确地对周围人的声音做出反应。听到声音时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眼睛似乎会寻找说话的人,偶然会发出轻轻地笑声。

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多数宝宝都有经过咿呀学语阶段。一开始,宝宝是由于咿呀学语,本身的乐趣而响个不停。父母对宝宝的咿呀学语应感到高兴,应常常对着宝宝咿呀作答,这样就强化了宝宝学语,大人对宝宝接近成人言语的发音逐步强化,使宝宝从没有含义的咿呀学语过渡到有意义的说话。

先天性聋哑的宝宝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也会像正常宝宝一样咿呀学语,但由于他们听不到自己和别人的声音,发音的兴趣就会消失,语言的发展因此而受到阻碍。

二、7-9个月的婴儿

宝宝7-9个月时,虽然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听懂成人简单语言的意思了,对成人发出的声音能应答,当成人用语言说到一个常见的物品时,宝宝会用眼睛看或用手指该物品。这是由于大人平时不断地用语言对小儿生活的环境和接触的事物进行描述,慢慢地熟悉了这些声音,并开始把这些声音与当时能够感觉到的事物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宝宝已能将感知的物体和动作、语言建立联系。

听懂成人说话,对宝宝心理发育具有很大的意义,也为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父母应该多和孩子说话,并注意将语言、物体的动作联系起来,通过宝宝的视觉、听觉及感官来帮助宝宝进一步理解语言。

三、10~12个月的婴儿

10~12个月宝宝能理解更多大人的语言,如说“电灯呢?”他会看灯,并用手指着灯;问他“眼睛呢?”他会用手指自己的眼睛,或眨眨自己的眼睛;听到成人说“再见”,他会摆手;听到“欢迎、欢迎”的声音,他会拍手。

将近1岁的宝宝已能模仿的说出一些词音。一定的“音”开始有一定的具体的意义,这是这个阶段宝宝语言发展的特点。声音对宝宝来说已起到初步交际作用,但还只是有限的联系,宝宝还不能说出有些已经理解的词。此时宝宝常常用一个单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外外”,根据情况,可能指“我要出去”或“妈妈出去了”。“饭饭”,可能指“我要吃东西或吃饭”。

为了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成人应结合具体事物训练宝宝发言,可以用游戏形式来训练。在正确的教育下,1岁宝宝已能说出“爸爸、妈妈、阿姨、帽帽”等5~10个简单的词,当东西掉在地上时会发出“拿”的声音,示意成人捡起,见到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会喊“爸爸、妈妈”,当然有时会叫错,把爸爸叫成妈妈。

怎样促进3个月婴儿的语言发育

除哭声外,有时还能自由地发出两个音节的音,如;gao,la,ma等。婴儿在亲人或其他人逗引时,会发出短暂而真实的笑声:见到令自已高兴的物体时,会出现呼吸加深,全身用劲等兴奋的表情。

妈妈逗引婴儿-但不接触宝宝的身体,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婴儿在妈妈逗引下能发出“咯咯”的笑声,即为发育良好。

在婴儿清醒的时候,如^睡前、吃奶时,经常播放一些舒畅、美好、愉快,优美的音乐和歌曲,给婴儿提供一个优美的音乐环境,促使婴儿尽快进入梦乡或激发其愉快的情绪。大人还可以经常给婴儿念一些有趣的儿歌,刺激婴儿听觉,唤起婴儿的情感。

当给婴儿喂奶、换尿布时,妈妈可经常边说边喂,边说边换尿布,给予婴儿一些有益的语言刺激,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场景都是跟婴儿说活的好机会,比如爸爸上班外出可以对婴儿讲:“宝宝,我上班去了,再见!”下班回家时可说;“宝宝,你好吗?我回来了!”尽管婴儿还小,不可能懂得大人的这些语言,但是这些有益的语言刺激总有一天会带给婴儿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大人要不厌其烦地尽量多和婴儿说话。

影响宝宝语言发育五个误区

误区一: 认为宝宝听不懂就很少与他交流,结果影响了他的语言发育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饿了吧!这是奶”等等,时间一长,这些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多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妈妈是这样的;肚子饿了,吃了奶就不饿了等等。到了1岁,他自然随着大人反复的重复爸爸、妈妈,他也就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慢慢地就促进了他的语言发育。

误区二: 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延缓了宝宝的语言发展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以后,而他还不会说出来,如果说宝宝指着水瓶,大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其实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倒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别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要求达到了,当然不用被迫说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如果当宝宝想喝水时,你不明白他的意图或者故意装作听不懂,宝宝就会努力让你明白他的意思,试着去说“水”,慢慢地他就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也许仅仅一个字或者一句,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但是一定要掌握好不解其意的尺度,掌握不好会影响宝宝正常表达自己的要求。

误区三: 经常用儿语和宝宝说话,从而影响宝宝说完整的话

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一般都是经历单一词句、多个词句、完整句子这三个阶段,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这一规律,不能迁就他,应恰当地引导孩子向更高的语言阶段发展。

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一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又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到了1岁半,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来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个词句时期。如“吃饭饭”、“妈妈抱”等。快到2岁时,一般会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认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跟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因此,不管孩子怎样说话,父母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并用标准的话语来纠正孩子的话,这样就可以通过父母的正确语言示范,宝宝能较早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误区四: 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从而造成宝宝发音不准确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造成的。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就把舌头放平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和宝宝说话,时间长了,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逐渐正确了。

误区五: 语言环境复杂,使孩子无所事从

有些家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一二种正确的语言,更有利于宝宝的语言发育。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您现在应该对婴儿4-12个月语言发育特点了解了吧。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

标签: 发育 婴儿 语言 特点 促进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85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