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拧麻绳”的少年,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不全

今年11岁的小明,9岁时出现右侧肢体运动障碍,最初步态异常,行走时右足内旋像“拧麻绳”一样,一年后又出现右上肢活动受限,而且上述症状似乎于疲劳后加重。小明妈妈带着孩子反复就诊于多家医院进行治疗,均找不到病因,无法确诊,小明的走路姿势越来越奇怪。

图1治疗前

小明父母带着孩子来到某省三甲医院就诊,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孩子脊柱稍侧弯,右下肢明显长于左下肢,平卧位时见右足内翻及足尖震颤,右上肢外旋位,活动受限。患儿于学龄期起病,且病程迁延,逐渐进展,但患儿骨与关节并无骨折或脱位,通过分析初步排除了骨、关节、肌肉异常为根本病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女孩以步态异常为主的偏侧运动障碍呢?

根据患儿近两年的病情发展过程以及发病特点,医生怀疑患儿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立即为患儿完善相关基因检测以明确病因。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了,患儿确诊为KMT2B基因变异导致的“儿童期发病的肌张力障碍28型”。至此,疾病的“真身”终于出现了。

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多方讨论后,专家们为小明制定了最终的治疗方案,联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深部脑刺激(DBS)手术治疗,通过三方面结合最大化的改善患儿预后。

图2治疗后

概述

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不全(primary hereditary dystonia)又称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组以肌张力不全为主要表现的基因缺陷性遗传病。1911年德国神经学家Oppenheim命名了肌张力障碍,1997年Ozelius等发现了肌张力障碍的第一个疾病基因。原发性肌张力不全的总体患病率约为16.4/10万,其遗传方式、发病率、患病率均有所不同。

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某些环路异常,从而引起面部、躯干、肢体肌肉不协调或过度收缩,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怪异动作和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综合征。

该病多病发于儿童时期,临床多表现为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会出现全身的扭转痉挛。最明显的特点,是姿势异常,比如儿童的走路方式异常、手脚出现奇怪的举动,写字、吃饭动作怪异,不受控制等。

病因

原发性肌张力不全表型较多,目前已发现28种表型:DYT1~DYT21、DYT23~DYT29。[3]其中21种表型的相关遗传学位点被相继报道,7种表型尚未发现相关基因。

根据遗传学机制及相关基因进行归类,分为单纯性、联合性、复杂性,具体如下:

症状

脸部肌肉受累,有挤眉等动作。咽部受累,出现舌头有时伸直、有时收缩,伴有构音障碍(如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和吞咽困难。颈肌受累,出现痉挛性斜颈,表现为头扭曲、扭曲。肢体受累,四肢伸直,屈曲或前后旋转。累及躯干肌肉和脊旁肌,造成全身扭动或螺旋运动,容易造成肌肉肥大、脊柱前凸、侧弯、骨盆倾斜。可同时出现肌阵挛,帕金森综合征,其他神经系统或全身系统症状

检查与诊断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感染、肿瘤、免疫筛查。

②血氨基酸和尿有机酸检查。

③血清铜蓝蛋白、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

①脑影像学检查筛查或排除获得性肌张力不全。

②特征性的影像学发现如基底节钙化、铁沉积等对于特殊类型的遗传变性病具有诊断价值。

③脑MRI检查优于脑CT。

④磁敏感加权成像或T2优于常规MRI。

3、基因检测

由于分型众多,建议根据临床特征以及起病年龄遗传方式等因素来考虑,再结合候选基因进行检测。

诊断

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不全的诊断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一般检查、影像检查和基因检测来确诊。

诊疗流程图

治疗

1、康复治疗

2、口服制剂

1)左旋多巴;

2)盐酸苯海索;

3)苯二氮卓类:氯硝西泮、地西泮;

4)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

5)丁苯那嗪;

6)肌松剂:替扎尼定;

7)其他:唑吡坦、抗惊厥药物、慢心律、不典型抗精神病药。

3、对于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还可以采用肉毒素注射。

4、DBS治疗:当口服药或肉毒毒素治疗效果欠佳的单纯型(特发性或遗传性全身型和节段型肌张力障碍患者,或者肉毒毒素治疗效果欠佳等颈部肌张力障碍应进行DBS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迟发性运动障碍有时也可采用DBS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环, 罗曙光.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5, 28(3):2.

[2]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603-613.

[3]邬静莹, 刘晓黎, 曹立.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进展和诊断策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0(3):7.

来源 | 梅斯医学

编辑 | 素碧

标签: 遗传性 麻绳 原发性 张力 走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jk.hahacn.com/detail/974871.html